活動

珠澳兩地體育+跨學科 教研交流活動圓滿舉行

 

在過去一年,珠澳兩地在教育領域展開了深入的合作交流。於去年12月共同成功舉辦了「珠澳兩地『體育+德育』教學論壇」,這一盛事加深了兩地在教育理念上的相互理解,促進教育的進一步深度融合和拓展教育合作的形式。在此基礎上,中國澳門體育與運動教育學會繼續開展體育+跨學科的推廣,旨在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並豐富教學內容。作為這一進程的延續,於2024612日在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中心小學舉行「體育+感統,讓孩子尋找身體及心靈的快樂」示範課及教研交流活動,由中國澳門體育與運動教育學會支持、珠海市教育局體衛藝科指導,金灣區教育局主辦。是次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,推動《體育與健康》感統課程的深入推廣,讓學生在課程中找到身體和心靈的快樂,從而提升體質健康水平並激發運動興趣。活動邀請了澳門大學李思敏教授、蔡紹明教授、珠海市教育局體育專幹蔡昭健博士、澳門學校老師楊彩蓮、羅文詩、心理咨詢專家黃懿德、中國澳門體育與運動教育學會理事李敏靜,以及珠澳兩地的教育專家、校長、體育教師和學生代表。

 

在示範課展示環節,由三灶鎮中心小學體育科組的優秀教師陳思思老師進行《平衡與翻滾(前庭覺感統訓練)》示範教學。課程從前庭覺出發,通過多種不同的平衡訓練形式,促進學生的前庭覺能力發展。課堂設計充分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特點,利用遊戲的形式,以「宇航員穿梭太空旅行」的主題情景貫穿整個課堂,展示了感統課程的多樣性和實用性。示範課結束後,進入座談交流環節。參與專家、教師圍繞感統課程的教學理念、方法和實施效果進行深入探討和分享。三灶鎮中心小學劉軍校長在交流中作了題為「基於感覺統合理論的體育課程構建與實踐」的主題講座,為教師們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建議。

 

下午分别拜訪了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魚林小學和金灣區第一小學,與兩所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座談,深入瞭解當地學校的體育與健康教育現狀,交流教學經驗,並探討未來的合作方向。金灣區魚林小學蔣磊校長分享了該校在推行「136 體育模式」下取得的顯著成效,特別是在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積極影響。這一模式由蔡昭健博士提煉,包括每天一節體育課、三個主題的大課間訓練和六種融合教育原則,旨在促進學生在體育、文化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全面發展。這一模式提升了學生的身體健康,還顯著降低了近視率和肥胖率。此外,魚林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樣值得關注。學校通過體育活動和其他方式積極預防心理健康問題,創造了一個無欺凌的安全學習環境,幫助學生釋放壓力,促進他們的情緒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。而金灣區第一小學通過年度檢測,學生在體質健康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,優良率的大幅提升便是明證。學校堅持用硬指標說話,如學生的肺活量、體前屈等體質測試結果,這些數據的逐年優化,彰顯了學校體育教育的實效性。在近視率、肥胖率和脊椎側彎率的控制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,這些健康指標的持續下降,反映了學校對學生健康管理的重視。學校注重個性化發展,尤其在體育特色項目上表現突出。學校足球隊在珠海市比賽中榮獲三個冠軍,籃球隊躋身省級賽事前8強,而射箭、游泳和羽毛球等項目也在國家級比賽中屢獲殊榮,此成績的取得正是學校長期堅持個性化教育和特色發展的結果。學校建立了一個綜合性的體育課程體系,除了常規的體育課,更涵蓋了體育競賽和家庭體育作業,形成全方位促進學生體質提升的教育模式。為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,學校積極引進校外資源,如專業足球和籃球教練團隊,通過場地置換和社會合作,有效整合了校內外資源,實現了課程的多元化和專業化。

 

感謝田家炳基金會的支持,是次活動讓學會與大灣區三間具有體育特色的小學進行深度交流,共同探討「體育與德育」的融合實踐,塑造他們的正向品格和道德觀念。學會將繼續支持和推動大灣區體育教育發展,組織跨區域教學交流、學術研討會等多樣化活動,促進教育資源整合與知識創新。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開創大灣區教育新篇章!